“但不许蝗虫害死他们,只叫他们受痛苦五个月,这痛苦就像蝎子螫人的痛苦一样。在那些日子,人要求死,决不得死;愿意死,死却远避他们。”(启9:5,6) 在那些皈依穆斯林信仰的人中,有一个群体后来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人。这些奥斯曼人成为了拜占庭帝国的主要对手。 据说帝国的“痛苦”会持续“五个月”, 学者们对其具体应用时长存在分歧。通常,根据解经学中解释时间预言的“一日顶一年”原则(民14:34;结4:6),将《圣经》中的一个月份(30天)乘以五,我们得出150个预言日——即150个实际年份。 根据一种解释,1299年7月27日,奥斯曼人对拜占庭帝国的首次直接攻击发生在1299年7月27日的巴菲乌斯战役。在随后的数十年间,土耳其人在征服拜占庭人的持续努力中逐渐占据上风。然后在1449年7月27日,恰好150年后,土耳其的苏丹受邀为拜占庭皇帝加冕,这是这个摇摇欲坠王国的最后一位皇帝。这一权力更迭的鲜明标志,预示着拜占庭人末日的开端。不到五年后,这个帝国便彻底落入奥斯曼帝国之手。 请注意,这个敌人只会折磨人,不会致命。阿拉伯人的主要策略是迫使不信者皈依或强迫他们纳贡。阿拉伯的扩张就像蝎子的蜇痛——虽不致命,却会带来钻心的痛苦与折磨。 还有什么比剥夺上帝之子的救赎之恩更为沉重的呢?根据伊斯兰教的主要圣典《古兰经》记载,耶稣并未为世人的罪死去,也没有复活。在伊斯兰教义中,耶稣只是一位普通的先知,而非上帝的儿子。这就是穆斯林在东方传播的黑暗烟雾。当救恩的希望被虚假的信仰扼杀时,死亡似乎成了一个更可取的选择。然而,在末时那些拒绝上帝之光的人,同样会渴求死亡(启6:16)。 一同祷告: 主啊,因我确信过去预言的应验,所以知道我可以相信未来的预言,就是那些应许祢会保护我生命的预言。 深入研究: 约伯记3:20-22;以赛亚书2:19;耶利米书8:3
|